
新泰市始终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锚定“根治欠薪”目标,建立了“政府支持、职责清晰、为民守薪”的治欠保支工作新格局。
牢记初心使命,履职担当尽责。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市委书记刘钦海多次强调: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要从根治上解决,要建立专门工作机制推进。宋鸿鹏市长批示: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是民生工程,是良心活。建立了以市长为组长,16部门为成员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周将工作情况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对上级转办及疑难案件进行分析研判。二是加强规范指导。新泰市人社局与市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分别签订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合处置备忘录》,并率先出台《关于对严重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实施细则》,为依法打击欠薪行为提供更加细化的规范指导。三是坚持三级联包,落实市级领导、市直重点部门、乡镇街道三级联合包保重大欠薪案件工作机制,立转、立办、立结,即:领导小组立即转办,责任单位在一日内明确包案领导和工作专班,三日内报送办理情况并明确办结时限。
狠抓工作落实,注重源头治理。创新推行清单驱动、示范带动、平台推动、司法联动“四动”工作法,做细制度落实、强化监督管理、快速联合惩治,把欠薪案件消除在萌芽状态,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清单驱动,让企业明白怎么干。明确实名制管理、劳动合同、专用账户管理、银行卡发放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10项制度,让企业一目了然、精准落实。目前,全市在建工程42个,无一例欠薪事件发生。二是示范带动,让制度落到实处。定期选取制度落实较好企业开展现场培训,通过现场学、现场看,提升劳资专员工作水平。三是平台推动,让监管提质增效。建立工程项目关口前置制度,在项目开设农民工工资专户、安装考勤设备完成后,再发放施工许可证,倒逼企业严格落实监管平台制度。四是司法联动,让欠薪案件及时化解。协调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和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联动处置小组,建立司法合作备忘录,实现案件快交、快审、快结。“快速处置、司法联动”经验做法在全泰安推广,“十项制度清单”经验做法得到省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调研组肯定。
厘清线索性质、快速联动处置。明确“四个界定”快速处置欠薪案件线索。一是界定身份。按农民工类和企业职工类厘清案件线索,优先解决农民工类案件,先协调后劳动监察和司法介入。二是界定诉求实质。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认真界定工资和工程款,优先确保工资权益。三是界定维权性质。分清合理诉求和恶意讨薪、恶意欠薪,对合理的诉求从快处理,对恶意讨薪、欠薪行为由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四是界定欠薪发生时间。区分2016年国办发[2016]1号文以前、2016年到2020年4月、2020年5月《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以来三个时间段,分别依据相关文件和条例依法处理,做到精准有序、依法化解。
截止目前,新泰市共纳入山东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项目114个,累计发放工资7.44亿元,累计办理国家欠薪平台转办案件线索430余件,全部办结,有效维护广大农民工兄弟们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