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群众代表的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被送到泰山区上高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代表们一遍又一遍地道谢,以此表达内心感激之情。这仅是人社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当事人严某某一直在工地打零工,又到了年末,他打算带着一年的工资回家,当抱着满腔热情去要工资时,给的答复是没有钱再等等,严某某就在国务院平台进行了投诉。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在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和建设单位分别取得联系,经过工作人员耐心地做政策解释和苦口婆心地劝说,当事人严某某与单位双方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单位当天支付给严某某等3人拖欠一年以来的工资。
像这样的事情,经过上高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处理的还有很多,大到几十万元,小到几十元不等,都在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和“不过宿”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一一化解。
为有效化解各类劳资领域经济矛盾,上高街道全力打造多部门联动及联合接访信访机制,建立“1+7+N”模式(一个中心:汇治理中心;七个部门: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法治办、慧智中心、法律服务所;N:多部门联动),党委一把手亲自抓、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提前介入、从快化解。同时为给辖区居民、企业及员工提供更方便、高效、优质“零距离”的调解服务,结合街道“汇治理”中心工作的创建,将“不过宿调解工作室”阵地前移,把“不过宿”调解室意喻的“用情来调解,纠纷不过宿”的调解理念融入到街道办事处“汇治理”大格局中,该调解室运行1年多来,在辖区居民中的影响日益加深,让“一般纠纷不出中心,复杂纠纷不出街道”,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于家门口。
“预”字当先,源头治理防欠薪。上高街道结合辖区内商业林立、物流园集中、建筑企业众多的特点,主动上前服务,鼓励企业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筑牢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及时将各类劳动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在泰安吾悦广场、速恒物流园、在建工地成立企业调解中心,设立专门的办公地点,提供劳动法律咨询,开展企业内部劳资纠纷调解。街道联合城建办、人社所、工会、司法所、法律援助、企业、村社区,以“劳动争议调解员+专业律师+网格员”的组队形式,进企业、进工地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讲解,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系列普法活动,以多种形式宣传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欠薪隐患较为突出的重点企业、机构进行登记造册,进工地进行“订单式”法律宣讲,梳理分析及约谈负责人,逐步形成“不能欠”,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架起联合宣传和争议预防的“立交桥”。
开通劳动维权绿色通道,让群众维权有地可去。上高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国务院根治欠薪平台、12345政府热线、维权公开电话、“不过宿”调解工作室、街道汇治理中心现场接访等方式受理劳动者咨询和投诉,对各类劳动争议纠纷、拖欠工资等案件进行快速受理、快速分配、快速调查、快速处理,做到诉必接、接必查、查必实、实必处。2021年以来,共接待受理 500人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00余件,涉及700余人,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核处国家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接办案件83件,涉及人数1500余人,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化解信访转办拖欠工资纠纷问题15件,调解率达到90%,有效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以最热情的工作态度、最快的工作效率,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在筑牢劳动争议第一道防线,共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上发挥了强有力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