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人聚集在马路边,看到有车辆停靠,便蜂拥而上,将车辆团团围住,卖力“推荐”自己……这是很多人对于零工市场的记忆。“马路市场”的存在带来的不仅是城市形象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还容易产生一系列权益保障难题。
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聚焦零工群体就业增收和权益保障,从尊重市场规律和劳动者需求角度出发,拓展完善功能,实施数字化赋能,持续推动泰安零工市场建设,为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了灵活用工不用愁、零工找活天天有、零工权益有保障的良好局面。
原有零工市场存在权益维护等难题
全市零工市场有多少?零工群体有哪些特点?近期,泰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针对零工市场、零工群体和用工企业发放了200余份调查问卷,经过统计、总结,这次调查问卷解答了关于全市零工市场的很多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占地面积1000平米以上的公益性零工市场2家,1000平米以下公益性零工市场5家。在参与问卷调查的147名零工中,40岁以下占比44.2%,41岁至60岁之间占比51.7%。从学历来看,初中及以下学历占近一半,他们主要从事工种涉及建筑、制造、普工、服务、销售等,每月工作天数在15天至30天之间,平均日工资150元。从零工用工企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住宿餐饮、零售服务、建筑业和居民服务等行业。
针对这份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走访,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经过总结和分析认为,全市零工市场存在发展不同步,用工方式以季节性用工和短工居多,这种松散、不固定的劳动形态产生了一系列权益保障难题,特别是在零工使用较为集中的建筑、餐饮行业,多以口头协议为主,一旦发生工资、工伤事故等纠纷,很难维护好各自权益。此外,零工求职者多数处于“半农半工”状态,普遍技能单一,主要从事阶段性、临时性的零杂工工作,不确定性、波动性较大。
零工市场改造势在必行。
“零工小站找活快,用工单位也更可靠”
如何更好地发挥零工市场的促就业作用,保障用工双方权益?今年以来,泰山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工作日上午,如往常一样,位于虎山路和财源大街路口,几名打零工的劳务人员聚集在路边一边闲聊,一边等活。趁着空档,两名“蓝马甲”走上前,向他们发放就业相关政策、讲解《灵活用工协议》的作用。
“这个协议可以,有了它,我们出工出现了纠纷,就可以判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了。”听完讲解,一名劳务人员不住地点头。
记者看到,在打零工的劳务人员聚集点附近,设置了一处“零工小站”。站内摆放着简单的办公装备,站外墙壁上外张贴着用工信息、信息登记、政策解读等二维码,另有一些政策文件、热点问题解答张贴在信息栏。
“麻烦帮我再登记一下信息,我想再找一个活。”临近中午,郭云坤熟门熟路来到了零工小站,找“零工小员”帮他登记求职信息。郭云坤说,自己过去长期在城区周边零工市场蹲活打零工,前段时间看到这里多了一个“零工小站”,就试着登记了一下,没想到真的找到了工作。“通过零工小站不仅找活快,用工单位也更可靠,我出工也放心多了。”郭云坤满意地说。
“1+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零工市场关键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功能的发挥、提供便捷的服务。今年以来,泰山区因地制宜,从强服务、优保障、护权益、促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一体化建设以区零工数智中心为枢纽,镇街零工小站、零工驿站为前端,村居零工志愿者服务站为末梢的“1+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探索形成零工市场规范化发展“泰山路径”。
如今,随着泰山区“1+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的打造,1处数智化综合中心、2处零工驿站、5处零工小站率先开门纳客,不仅给劳务人员带来方便,也让用工单位尝到了甜头。
“我们公司从事建筑装修行业,常年需要泥瓦工。过去我需要跑几个大的零工聚集点招人,现在通过泰山区的零工市场,填上信息后,工作人员帮忙推荐工人,可给我省去了大麻烦!”泰安旭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经理边峰高兴地说。
为充分发挥零工市场载体作用,泰山区人社局紧贴灵活求职实际,努力在服务上做“加法”,在保障做“乘法”,为零工群体创造更多便利、争取更多机会。按照“能服务、多服务,服好务、服务好”的理念,将就业招聘、创业帮扶、技能提升、社保宣传、劳动维权等业务前移至各站点阵地;依托站点周边小广场、商街商圈,分行业、分工种开展常态化、小规模的零工供需招聘会;围绕低技能、低收入、高失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两低两高”群体,以村居为单位组建就业帮扶专属群,及时推送招聘会、招聘岗位等信息,定期开展职业培训需求报名。
“今年泰山区强化零工市场阵地建设,不断拓展市场服务功能,着力打造‘1+N’零工市场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实现零工市场有场所、有人员、有规范、有制度、有保障,全面促进零工就业群体找活更加灵活,努力打造更加有温度的公共就业服务。”泰山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大波表示,下一步,泰山区将数智化赋能,通过加快推进“一网、一平台、一机制”建设,实现零工人员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分流,促进零工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尤其是将来随着“泰善快工”线上平台的上线,推出“雇主一键发单、雇工一键抢单”等线上功能,推进“蹲点找活”向“刷单抢活”转变,打通零工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线下”,深入开展零工市场服务
今年以来,泰安市聚焦零工群体就业增收和权益保障,科学规划布局,完善市场功能,强化信息支撑,持续推动零工市场建设,探索建立“1+6+N”零工市场服务体系,建设1个市级零工市场、6个县级零工中心、多个乡镇(街道)零工驿站,为农村劳动力、打零工人员等就业创业劳动者就近提供零工信息发布、对接洽谈、就业创业培训、困难零工帮扶等公共就业服务。
同时,泰安市不断完善市场功能,将市人力资源市场从室外迁入室内,设置信息发布区、求职招聘区、咨询解答区等功能区,每周二、四常态化举办线下招聘会。线上打造“泰山集结号一智慧招聘”品牌,在“泰山集结号”平台开通线上零工市场,提升服务便捷度,结合求职招聘活动发布“职等你来”“求职指南”等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广泛发布用工信息,深入开展零工市场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泰安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职介中心工作人员李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