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泰安人社在行动】大力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 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1-12-16 14:50 浏览次数:

为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泰安市积极推行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全面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探索形成了“双融双促 ”“四+”自主评价考核模式,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实现了企业范围、人员范围、工种和等级的“三个全面放开”,把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权放给企业,真正做到选人用人让企业说了算。

一是“双融”通链条。“双融”即企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自主评价融合,政策引领与服务指导融合。针对每家企业特殊行业特点,进行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才政策宣讲,通过提供“菜单式、打包式、送达式、一链式”培训和评价服务,打通“需求—培训—评价—补贴”全链条,推动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2021年发动全市60家具有技能人才储备的企业进行指导,从中筛选出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开展政策宣传与答疑、培训,对申报企业分3个批次向省鉴定指导中心、部鉴定指导中心进行备案,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报尽报。二是“四+”提质效。通过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互联网+”、“实体平台+”、“岗位实践+”、“引领行动+”等“四+”行动,坚持党建引领筑定力、评价引领激活力、激励引领强动力、典型引领聚合力。推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和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相融合,主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推动“产业高地”“科创名地”建设。三是“三维”强指导。坚持“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通过开展“分级、分类、分企”政策宣传、业务指导、样板推进、跟踪帮扶等服务,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参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积极性。各企业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了泰安玻纤“三维”矩阵自主评价体系、石横特钢“三四五”培训评价体系、康平纳“三位一体”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工作机制等多种评价模式。自主评价破解过去企业技能人才使用和评价存在“两张皮”的顽疾,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导者,形成了企业特色的人才评价制度。

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薪资兑现,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增强,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一是有效赋能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进一步放权、松绑、赋能。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13家企业经备案获得自主评价权,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基础、第三方机构为依托的多元评价、错位发展、三方联动格局。二是创新评价方式。指导企业灵活采取综合鉴定、业绩考评、过程考核、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做到因需施策、分类指导、“一企一策”、“一人一策”。已有石横特钢、泰开集团等90家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享受了改革红利,真正实现“人才怎么样,企业说了算”。三是强化资金扶持。统筹就业补助资金、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失业保险基金等激励市场各方参与改革,建立了“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政府补贴”一体化机制,助力就业稳岗、人才增技、企业增效,16654名职工经企业自主评价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放补贴2490.57万元。


信息来源: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