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山东省大数据局、日照市人民政府主办,日照市大数据发展局、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承办的“全省智慧社区(村居)建设启动活动”在日照开幕。会上,发布了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惠民”领域优秀案例榜单。全省67个案例入选,聚焦医疗服务、停车服务、社区服务等15类场景。其中惠民场景-人社服务类,我市人社局上榜2个案例。
案例一:
市人社局深入推进社保业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
一、背景情况
推进社保领域“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工作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的重要途径。
为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难题,泰安市社保中心以群众办事“零跑腿”为目标,充分利用“大数据”精简证明材料,简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提升社保服务便捷度,实现了社保业务“全程网办”和“多地联办”,解决了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痛点、难点问题。
二、主要做法
1、提升网上服务能力,“不见面”贴心办好。一是挖掘业务经办资源,提升网办“深度”,将能“网办”的业务全部纳入网上办理,丰富网上查询和经办服务内容。二是拓宽服务平台渠道,提升网办“广度”,完善充实网上办事大厅、自助终端、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支付宝等各渠道的服务功能,打造电脑、手机APP、微信办事大厅“三位一体、功能互补”的网上服务体系;三是延展服务协作网络,提升网办“速度”,依托“泰好办”服务终端和社保卡合作金融机构服务网点,拓展人社服务外部协作渠道,将面向个人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待遇情况查询、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人社“高频”服务事项拓展到基层网点和代办渠道,有效延伸服务触角;四是聚焦服务自主推送,提升网办“温度”,打造“群众自助申请+业务后台审核”和“业务主动推送+群众自主确认”的“不见面”服务新模式,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五是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升网办“信度”,充分利用电子签章服务平台,为全市各级经办机构和参保企业提供电子签章服务,完善人社部门面向企业和个人出具的证明材料和表单的电子化认证功能,提升社保业务“网办”公信力。
2、完成社保业务经办系统对接改造,进一步精简证明。一是做好省集中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系统全省通办模块升级改造,可实现全省参保人员信息查询打印和转移类业务受理;二是做好人社部国家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对接工作,接收参保人跨省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以及后续办理及结果推送;三是进一步规范业务受理标准和流程,明确不得要求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业务的申请人返回原参保地开具参保缴费凭证类材料,均有我市主动联系原参保地直接对接。
3、设立“通办”专窗,提供“异地代收代办”和“多地联办”服务。一是在政务中心社保服务区设立“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服务专窗,安排业务骨干轮岗受理跨省业务;二是在大厅内提供连接互联网电脑及打印机,支持参保人员自助登录国家社保平台的查询、打印本人在各省、市、县(区)的个人权益记录;三是做好通办业务的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全省通办”和“跨省通办”的知晓率、认知度。
三、特色亮点
把“大数据”运用到社保异地业务联网办理工作,一是精简了证明材料。自施行放管服改革以来,我市社保中心已陆续减少了包括解除合同证明在内的多项证明事项,在此基础上本次又取消了包括户籍证明、医学死亡证明、火化证明、销户证明、无收入证明、供养关系证明等证明材料,由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所有证明材料全部取消,改为由个人承诺或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等手段获取。二是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推动了业务量大、群众办事频密、来回跑次数多的服务项的流程再造,推进了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进一步压缩了办理期限,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办好事。
四、应用成效
1、18项社保业务实现“全省通办”。“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查询打印”“个人权益记录查询打印”“待遇领取证明查询打印”“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关系转入”、“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第二批“企业申领稳岗返还”、“职工基本信息变更(非关键)”、“单位(项目)基本信息变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保登记”、“企业职工参保登记”、“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申领”、“随军家属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一次性待遇申请(单位申领)”和“待遇发放账户信息维护”实现“全程网办”和“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
2、10项社保业务实现“跨省通办”。“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转系转移接续(含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互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互转”“退役军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养老保险供养亲属领取待遇资格认证”,实现“全程网办”和“多地联办”。
如参保人要将社会保险参保关系跨省转入我市,无需再返回原参保地开具参保缴费证明,可在网上办事大厅提出申请,或直接到我市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柜台提出转入申请,转移工作由我中心与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协同办理,实现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零跑腿”或“只跑一次腿”。
案例二:
数聚赋能 服务民生
泰安市推行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一卡通”
一、背景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指示要求,泰安市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市县联动、部门协调,在做好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的同时,不断创新拓展应用范围。2020年8月,被人社部确定为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专项示范地区后,泰安市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明确社会保障卡在全市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等政府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范围和具体措施,全面提升社保卡公共服务能力。
二、主要做法
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工作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涉及部门层级多、补贴项目多、受众群体大。按照“业务部门主体责任不变、业务经办基本流程不变、业务部门和发放银行合作关系不变,统一发放数据、统一业务监管、统一群众服务”的原则,依托全省社保卡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实现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全流程信息化监管。
(一)提升社保卡覆盖率。开展社保卡信息化便民服务提升行动,做好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和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打造线上线下全流程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发放社保卡509.6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180万张。
(二)健全待遇人员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享受补贴对象进行梳理,完善补贴对象的补贴项目名称、补贴标准、发放周期等多项指标信息,应用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获取社保卡银行账户,补充完善享受补贴对象的基本信息。
(三)规范补贴发放程序。各级补贴主管部门与合作银行签订《补贴资金发放委托代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各级补贴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数据规范及时将补贴发放人员数据上传到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安全推送给代发银行,由代发银行及时拨付给补贴对象。
三、取得成效
目前,泰安市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已完成基本框架建设,实现了社保卡持卡库共享、公安人口库身份核验,与社保卡合作银行通过社银接口实现数据共享,并延伸至各补贴发放主管部门。截至6月底,全市共通过社保卡发放人社领域以外的8个部门、54项惠民惠农补贴8100余万元,惠及15万人。在今年2月7日召开的全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工作视频会上,我市作了典型经验发言,介绍我市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保卡“一卡通”服务格局。
(一)多项补贴一卡化,群众享便利。以社保卡为载体发放惠民惠农补贴,群众通过一张“小小”社保卡即可领取多项补贴,有效解决了“人手多卡”的问题。补贴发放成功后,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将自动发送通知短信,明确告知补贴发放部门、发放时间、补贴种类、发放金额等信息。
(二)信息提前数字化,服务提质效。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将自动提取享受补贴对象的社保卡金融账户信息,无需人工录入与核对,避免卡号录入错误、补贴发放不及时等现象的发生,减轻经办人员工作压力,方便后台数据统计。即使社保卡丢失补办后,群众无需再跑补贴主管部门登记新卡号,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将自动获取新卡号,实现群众“零跑腿”办理,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采集管理信息化,监管更有力。社保卡账户的激活是严格按照银行规定进行实人认证的,通过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平台将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到身份证号对应的社保卡账户,实现了补贴的精准发放、安全发放。同时,在相关信息的集中采集与管理过程中,做到全流程信息化留痕,实现了动态监管。
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