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工作会议在淄博召开。泰安市人社局被表扬为2022-2023年度人社宣传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强思维 建格局 聚合力 唱响时代主旋律 凝聚人社正能量
近年来,泰安市人社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强化大宣传思维、构建大宣传格局、形成大宣传合力的工作思路,将宣传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新闻宣传1680条,新媒体粉丝破100万,被人社部办公厅表扬为“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单位”,政务信息、对外宣传和舆情信息等工作名列市直部门前列。
01 聚焦中心 提升主题宣传“引导力”
围绕重点、中心、创新工作,加大宣传策划和挖掘力度,讲好人社故事,树立良好形象。一是明确中心,抓好重点宣传。服务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升人社工作满意度、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今年以来,书记县长高校行、“无证明社保”服务品牌、12333不见面服务、利用银行网点打造15分钟服务圈等10余项亮点工作获中央电视台、中国劳动保障报等重点媒体报道。二是深入挖掘,抓好典型宣传。建立起常态长效的典型挖掘、打造、宣传、推介机制,深入挖掘创新创业典型、高技能和专业技术人才典型,人社业务能手等先进事迹。在泰安人社微信公众号开设“点赞身边榜样”专栏,重点宣传了“不过宿”基层调解工作室创立人宿仲伟、齐鲁工匠温广勇等榜样事迹30余个。三是加强策划,抓好专题宣传。建立两级宣传工作台账,把宣传谋划在思路中、部署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中。定期组织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团赴县市区开展实地采风活动,直接带动在省以上媒体发表稿件80余篇。结合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与泰安日报社等媒体联合开办“乐业泰安”专栏,推出日报半版、整版报道12期。
02 聚焦需求 提升政策宣传“传播力”
聚焦人社领域市场主体和群众“不知晓”“不掌握”“不会用”等问题,持续加大惠民惠企政策宣传。一是用宣传解开政策之“扣”。灵活形式,拓展渠道,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基层宣讲活动,增强政策解读、宣传服务供给。创新政务公开形式、丰富信息公开载体,局官方网站获评全市首批文明网站。二是用宣传架起服务之“桥”。依托“爱山东”等平台,拓展线上服务功能,“个人参保缴费证明”等72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24小时”掌上办理。常规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让求职者通过直播,深度了解企业,寻求心仪岗位。建立政策直达企业家机制,明确289名人社服务专员精准服务全市1909家重点企业。三是用宣传连接群众之“心”。与电视台合作开办“人社服务之窗”,将12333热线、网站等渠道反馈的热点问题,作为政策解读选题定期播出。在官方微信开设专栏,通过一图读懂、动画动漫等多种形式解读政策,官微固定粉丝数量稳步上升,全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
03 聚焦管理 提升人社宣传“支撑力”
深化媒体合作,突出队伍建设,加强三级联动,全面推动人社宣传质效双提升。一是用好“三类媒体”。重新梳理宣传需求,整合媒体合作力量,提升合作媒体层级,用好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官方媒体三个平台,努力扩大人社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重点宣传定期推荐机制,每半月筛选重要宣传稿件,向省以上媒体推荐。二是建好“三支队伍”。健全完善了全市人社宣传员、舆情员、网评员三支队伍,积极创造机会让信息员走出去——多参加培训学习“提能力”;走下去——多参与调研采访“长见识”,走上去——多与上级媒体、主管部门交流“强联络”,年内组织参加政务信息、宣传舆情等各类业务培训8次。三是搞好“三级联动”。构建起人社政务新媒体矩阵,横向涵盖局属单位、纵向涵盖县市区账号共16个。打通基层人社宣传毛细血管,将宣传直报点由市县两级延伸至市县乡(基层人社所)三级,直报点数量由9个扩展到97个,大大提升线索收集力和传播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