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他们的就业创业工作,直接关系青年成长成才,关系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是关乎发展稳定和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继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44号)和《关于印发山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鲁人社发〔2024〕7号),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措施。
二、制定依据和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24〕44号)和《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鲁人社发〔2024〕7号)的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我局起草了《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1部门关于印发泰安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经广泛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等其它10部门单位意见并充分吸收建议,形成了本《通知》。
三、重点事项和特色亮点
《通知》围绕强化政策扶持、强化岗位开发、强化创业引领、强化职业培训、强化平台建设和强化帮扶措施等6个方面提出了22项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吸纳就业。主要包括:一是对招用毕业年度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符合有关条件的企业,给予一次性扩岗补助。二是延续实施国有企业增人增资政策,激励国有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四是对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符合有关条件的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二)强化岗位开发,拓展多元就业渠道。一是坚持服务“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积极扩大重点产业就业规模。二是加快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进度,原则上在每年7月底之前完成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2024年市属国有企业新增岗位中高校毕业生岗位招收比例不低于60%。三是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鼓励高校毕业生新业态新模式就业。四是统筹“三支一扶”计划、“西部计划”、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社区微业”等行动,充分挖掘社区吸纳就业潜力。五是组织青年求职能力实训营,定期举办青年就业实践供需对接会,开展就业实践和就业见习活动。
(三)强化创业引领,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大力推广“创业提振贷”、创业担保贷款“政银担”模式,按照政策规定优先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范围、提高贷款额度上限、贷款利率上限和贴息比例。二是每个县市区、功能区至少建设一个青年创业者集聚、产业特色显著、新业态消费场景丰富的创业街区,对街区内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跟踪指导、创业培训、政策支持等“赋能服务”。三是打造泰安“喵小创”创业服务品牌,依托省、市、县创业服务平台,按规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政策代办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对创业成功且符合条件的落实各项创业补贴政策。
(四)强化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素质能力。一是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职业培训和学徒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二是支持引导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读技工院校技师班,培养“学历+能力”两型人才,推进解决青年“有人没活干”问题。三是支持驻泰高校、市属高职院校完善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使专业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五)强化平台建设,开展一站式服务。一是推进各高校普遍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为大学生提供集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权益维护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二是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岗位发布、组织对接、面试洽谈等全程在线服务,便利青年求职应聘。
(六)强化帮扶措施,优化就业创业服务。一是统筹各部门各地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求职招聘活动,确保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业性招聘、每月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招聘活动。二是构建“政行企校家”五方共育促就业体系,引导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三是加大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专项计划,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四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宣传月活动,及时发布防范求职陷阱的专门提示、典型案例、维权警示、投诉渠道,增强风险防范和权益保护意识。五是广泛推广基层就业、技能就业、自主创业等青年就业典型,讲好青年就业故事,营造青年就业友好氛围。
四、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功能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各项措施落实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要靠上抓,相关责任人要具体抓,确保各项行动措施落地见效。
(二)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功能区要结合职能实际,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具体工作方案,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细化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推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要主动与其他主管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大宣传引导。各县市区、功能区要及时总结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措施落实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关文件:
https://rsj.taian.gov.cn/art/2024/8/19/art_167461_10312074.html?xxgkhid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