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9000043412754/2025-0009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文件编号 规范性文件登记号
有  效  性 成文日期 2025-05-15 废止日期

泰人社发〔2025〕2号-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26 11:14 浏览次数:

市委、市政府:

2024年,市人社局紧密围绕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融入人社事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人社领域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局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全年争取省级以上试点4个,省级以上活动5次,在全省会议作典型发言13次,获得省级以上表扬推广33次,多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实现了新提升。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党支部理论学习重要内容,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清单,落实会前学法制度,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年内邀请专家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1次,行政复议法专题讲座1次,以科室为单位通读通学人社领域近20部法律法规。

(二)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将法治工作纳入2024年工作要点,将依法履职情况列入年度述职内容。局主要负责同志全年组织专题研究人社法治工作、听取法治汇报、研究解决法治问题20余次。继续发挥行政应诉专班作用,进一步完善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审核合同20余件,妥善化解信访、舆情等10余件,妥善处置涉诉案件15件。

(三)深化法治为民实践。建成“安薪泰山”智慧监管平台,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该项工作入选全市“法治为民”十件实事和全市“法敢当”法治建设品牌项目库。持续做好城乡公岗稳岗工作,深入实施“社区微业·乐业泰山”三年行动。依托数字化建设提升社保经办服务质量,推行“数字员工”应用,上线“数字员工”106个,办理业务38余万笔,工作效率较人工办理提升7倍。

(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优化人社服务供给,深入推进人社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落实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相关做法获人社部官方新媒体推广。推进线下服务就近办,全市478个社保卡服务网点覆盖15分钟生活圈,46项人社业务实现银行网点就近办。创新打造“无证明人社大厅”服务,全年办理“无证明人社”事项6.3万余件。112项面向参保对象的社保业务全面实行“全市通办”,服务对象可就近选择社保窗口办事,实现服务事项“同城通办、就近申办、一次办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举办首届“泰山·攀登”论坛、书记县长高校行专项行动等活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五)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政策体系,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年内,对我局牵头起草的规范性文件和涉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措施开展集中清理。对《泰安市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管理办法》等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加强人社业务领域规范化建设,制定出台《泰安市工伤认定内控审核制度》等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我局在全国人社部法规司人社法治建设工作调研座谈发言,在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六)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推动重点领域政策落实,先后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落实养老、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政策;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优化职称评审服务;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完善劳动关系风险防控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工伤案卷、执法案卷互查评查。不断改进行政执法方式,推进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累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26项,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79家。

(七)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畅通“线上线下”维权渠道,针对12345、欠薪平台等渠道反映问题,建立清单台账,逐条跟进落实。深入企业内部开展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从源头预防劳动人事争议。针对信访、行政诉讼多发领域和原因,健全完善“双下降”系统化联动机制。继续发挥局行政应诉专班作用,选派3批业务骨干到法院轮岗锻炼。今年以来,我局行政应诉案件6件全部胜诉。

(八)创新开展普法宣传。制定2024年法治宣传计划和责任清单。常态化开展“人社政策畅通行”活动,牵头新闻发布会4场,开展专家解读、媒体解读等20余次。组织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等专题宣传活动,开展“人社惠企政策宣讲走基层活动”。通过新媒体发布政策解读类信息210余条,开展“线上+线下”宣讲10余次。宣传工作在全省作典型发言。局官方网站获评全市首批文明网站,微信公众号获评全市“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绩突出账号”。

二、存在问题

2024年,虽然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与差距。

(一)依法决策意识还需强化。个别处科室、单位在制定政策或作出决策的过程中,“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对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工作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精准,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运行效率有待提升。

(二)学法用法水平还需提高。现有学法清单未能涵盖所有业务领域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党员干部对最新政策了解不及时,掌握不透彻。风险防范意识有待提升,在日常工作中证据收集和保存的落实上不够细致,潜在法律隐患仍然存在。执法案卷仍存在证据收集不够全面、调查笔录不够严谨等问题。

(三)普法宣传效果还需放大。人社普法受众群体具有数量大、范围广、类型多的特点,在精准定位不同人群,针对多样化需求采取不同手段推送宣传服务方面做得不足。“谁执法谁普法”的具体落实中,统一协调和资源共享效率有待提升。

(四)人社服务改革还需深入。“放管服”改革方面,随着事中事后监管的加强,技术支撑不足、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管效能的发挥。“高效办成一件事”在县级层面,存在资金支持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企业吸纳人才的岗位数量有限,对人才的整体吸纳、承载能力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依法决策意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内部审查审核流程,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执行。强化法治思维,加强法治教育,定期组织专题培训,依托法律顾问、公职律师保障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核质效。优化决策参与机制,提升公众参与率,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深化跨部门协作,与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

(二)提升学法用法成效。完善日常法律学习制度,找准法治和业务结合点,建立行政法律法规方面学法清单,提升专题学法的精准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梳理业务经办流程,排查各个环节的行政诉讼风险,从源头上予以防范和化解。利用好以案释法、庭审观摩等普法载体,增强党员干部职权法定意识、程序意识,强化法律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丰富普法宣传形式。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实现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在组织大型业务活动、专项执法行动时重点普法。丰富普法内容,围绕重点法律法规,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创新普法形式,通过官网、官微开展线上普法的同时,精准聚焦企业群众需求,开展线下面对面普法。

(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动业务下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做好“高效办成一件事”,拓展改革场景和渠道,不断提升人社服务质效。深入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继续做好推动企业参保缴费“一窗通办”、加大人才引进服务力度等工作。加强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推进人社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提升人社系统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能力。

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2月24日   

泰人社发〔2025〕2号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pdf



信息来源:泰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